迎接院系试点改革带来的挑战,为了全员谋划“十三五”规划工作,我院于8月25—26日在院会议室召开学科建设研讨会,研讨会共收到36篇稿件,全体教职员工围绕“学科建设和试点学院改革”、“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文化建设”三大主题开展大讨论。
一、开创新篇章:使命、责任与荣誉
蔡红英院长首先发表重要讲话。她的发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题是:美国“商学院建设与管理”学习体会,该报告以她在美国的学习见闻为基础,深刻提示了美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她在报告中指出,美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在于:使命感、办特色和追求卓越;成功商学院具有五大经验:(1)使命感办学、科学定位;(2)办特色是始终如一的追求;(3)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4)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5)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6)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她指出,美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理论在于:强调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互联性,相互交叉渗透;强调教学与科研的互补性,只有无止境的研究,才能达到一流教学之所在。第二部分演讲主题是:“使命、责任、荣誉”,这是站在办学思想和灵魂的角度对如何办学提出了深层次的思考。她指出,要想实现使命,首先需要清晰地定位,财管学院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形成一支开创性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科;应该建设一支科研水平高、具有国际化思维、对学生和社会负有高度责任感的老师队伍;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能逻辑地思考,清楚地写作,严谨地演讲,并具有宏观思维、创新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她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指导思想下对我院的机制体制改革、教师科研、实现手段和活动安排上提出了多条建设性的意见和举措。
二、试点学院改革:需要多少“驱动轮”
龚振中副院长就“为什么要进行试点学院改革?试点学院改革要厘清的四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指出,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试点学院改革是对政府、社会和高校在教育中的功能和边界提出了反思,这三者要在一个合理的、法治化的框架中进行分工合作,这个框架就是大学的章程,章程里面要厘清四个方面的东西:学院治理结构、教师用人机制问题、学生的招录和选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四个方面落到一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林颖教授对于试点学院改革提出了五条建设性的意见:(1)改革学生录取与选拔制度,严把招生关,确保人才入口质量;(2)建立校、政、行、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制度;(3)对学生在不同阶段实施个性化的指导;(4)建立类型多样的、能够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团队;(5)建立因人而异的教师聘用制度和考核机制。
张青教授对蔡院长提出的“国际化办学方向、‘责任和使命’驱动下的办学理念和制度治院”等观念表示极力赞同,并就“院系科研奖励制度建设、双语教学问题、中法合作办学、财政学教学改革、学生考研率和考公务员率、教师培训”等具体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魏涛副教授从激励理论的视角对院系试点改革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只有激励相容,目标才容易实现。目前学院里面依然存在着人浮于事、人杂于事的问题,关键原因在于激励机制不合理和不健全。要建立对人(包括学者和教师)、对事全面的激励机制,厘清各项管理活动的激励导向,甚至包括财政学专业综合改革也涉及到激励问题,只有通过适当的激励导向才可使改革工作系统化、制度化。
陈戈寒副教授指出,试点学院改革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联合办学方面所面临的中外政治体制与文化的差异、实践教学方面与联合培养的差距、学院试点中的学生阻力等问题,他认为试点学院改革应该谨慎。
三、专业与人才培养模式:到底应该怎么改
(一)财政学科类专业改革:从理论到实践
胡凯副教授“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两大方面来分析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他认为,虽然财政学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极其有限,但这个专业还是有发展的必要性。财政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今后应该少而精,以面向公共部门为主,努力提高考研率和考公务员率,同时要兼顾培养可塑性和高素质的人才。他提出了五点提高培养质量的建议:(1)严格学生选拔程序,提高学生人口质量,实行小班教学;(2)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设计培养模式;(3)通过教学改革完善教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教学质量;(4)塑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5)建立试点班,充分发挥试点班的示范效应。在实验实践教学方面,余萍老师对财政学专业综合改革提出了五点措施:(1)大二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2)大量购买实用的软件,申请本院独立使用的实验室,提升实验教学水平;(3)在学生实习之前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实习质量;(4)改革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全程考核方式;(5)做实导师制。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综合改革:如何走出困境
袁文艺教授指出了公共管理专业在全国普遍存在的困境:一是专业定位和专业方向的脱节;二是培养层次的脱节。他指出,今后唯有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地培养才能解决学生的出路。
刘卫副教授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四条建议:(1)加强专业实习实训;(2)加强教师的锻炼与交流;(3)强化案例教学:编制案例库;(4)加强教师科研团队精神,形成研究合力。
杨晓天副教授从人才培养模块设置、联合培养机制和正副专业导师制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想法。他认为应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资源提出劳保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块化选项,确立劳保部门、社工模式为重点培养方向,在培养过程采取校政行企联合培养机制和正副导师制,从而形成合力共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专业综合改革:从部分到整体
吴鹭副书记提出了人才培养中“加强学风建设”的呼声。她认为我院学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向上的徬徨和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困惑。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考核,建立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2)齐抓共管,建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3)充分发挥两个课堂的互补作用,建立知与行相结合的长效机制;(4)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学科、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5)培养学生就业,分类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马启明副教授指出,因学生发展方向的不同,实践教学涉及到不同的学科知识,因此要加强相关院系在学科和课程上的衔接;对于学生的培养要全面规划,不能只注重精英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学生的需求。
刘晓凤老师就加强暑期社会实践和实习发表了看法,她认为暑期社会实践和实习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暑期社会实习目前存在时间短、实习内容不丰富等问题,暑期社会实践的强调程度还不够,今后这两个方面都要得到加强。
夏菲老师从辅导员队伍的角度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第一,进一步深化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育人。具体的措施是:(1)整合各类专业活动、分层推进;(2)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类、调研类社会实践、提升研究水平;(3)改革专业类社团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第二,进一步完善导师制、推动全员育人。这一点可以通过“细化导师职责、合理评价导师和提高导师待遇”来实现。第三,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各项评优评先制度、加强学风建设。具体措施是:完善班级评优评先制度、改进党员发展和考核制度、优化“财管菁英奖”评选方式。
四、学院思想价值与文化:如何凝成一股绳
刘薇书记在讲话稿中谈到了创新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她指出,我院近年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全员育人理念方面提升了教职工思想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到了严把党员选拔与教育关,强化新生入学教育与大学生生涯规划,将思想教育贯穿于第二课堂;在教工党支部建设中切实“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生中的模范带着作用,逐步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稳步成长,班子成员作风民主、廉政团结,营造了全面的育人氛围。她认为今后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是:将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促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努力提高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
余军华副院长的发言主题是“打造学习型组织文化、以文化树学院特色”,他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学习型组织文化在我院已初现雏形。这一现象可以从两方面来证明:(1)客观上我们需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因为无论是院系试点改革、教师用人制度改革和学生培养,都离不开学习;(2)客观上,财管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我们已经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第二,学习型组织通常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极力看远、改善心智模式、凝聚共识、团队学习、看清整体。第三,学习型院系文化的构成,分为五个层面:学习型党组织:凝聚共识、学习型班子:极力看远、学习型团队:激发群体的智慧、学习型教师:看清整体、学习型学生:改善心智模式。最后,他认为财管学院的特色在于强师资和强学生,两者都强在学习、思考和知识的掌握方面。他指出以后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科研优势,采取小班教学,以科研促教学,提升人才质量。
万晓颖老师就大学教师的群体价值观发表了意见,她指出,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有独立的研究精神、自由的探讨氛围和宽容的人生态度的地方,学院应当为教师提供众多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形成自由探讨的氛围。她认为,如果老师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权、主动性,他们的思想应该比任何群体都活跃,更善于批判的吸收,也更能够运用到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中。
刘薇书记最后作了总结发言,她指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学科建设研讨会,大家在会上都发出了心底的声音,实现了思想的碰撞,发掘了集体的智慧,形成了全院的共识,凝聚成强大的动力,达到了三个方面的效果。首先,解决了理念问题。多视角、多角度、多层次地反省了现在的问题,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理念,提出了使命、责任和荣誉的办学精神。其次,重新定位学科建设的方向,进一步凝聚特色。在本次研讨会中充分认识了我院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众多办法,这些办法将为我院重新定位学科建设和凝聚特色打下基础。对人才培养的方式、过程和质量赋予了新的内涵,突出了特色培养,给学科建设以新的增长点。重新认识校友会建设与人才培养、反哺学生的关系,将校友会建设纳入整体发展当中。最后,这次研讨会凸显了创新的主题。无论是试点学院改革还是导师制,都展现了我院的创新意识。
会后,蔡院长对开学期间的工作做了总体部署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