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陈祎老师、汉密尔顿教授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鲁元平教授和博士研究生李玥彤的合作论文“Son Preference and Elder Sist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equality in Intra-household Resource Allocation” 在幸福经济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正式发表。陈祎老师为通讯作者。本论文是我院国际化科研合作的重要成果。
论文名称:Son Preference and Elder Sist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equality in Intra-household Resource Allocation
主要观点:从资源剥夺和性别不平等的视角出发,本研究深刻揭示了家庭内部分配不平等对女性福利形成的重要性,为理解非货币性资源配置的福利后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补充。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数据,本文比较有弟弟与有妹妹,姐姐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系统检验了男孩偏好对女孩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家中有弟弟的姐姐生活满意度显著降低0.113个单位(5点量表)。机制分析突出揭示了家庭内部分配不平等的关键作用, 有弟弟的姐姐平均少接受0.244年教育,且面临更高的营养不良风险,表明教育和健康资源的剥夺构成影响姐姐主观幸福感的核心路径。这一效应在农村地区、父母教育水平较低、同胞年龄差距不足五岁的家庭中尤为明显。研究指出,推动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加强营养健康的公共投入、推进养老保障与医疗服务均等化,是从根源上缓解家庭内部分配不公对女性福祉长期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陈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讲授《财政学》《税法》《财税计量分析》《税收筹划》《税务稽查》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财政学和税收学,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政务新媒体对企业社保缴费的影响机制与优化对策研究》和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项目《社保缴费负担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机制及对策研究》等课题,近年来在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以及《天津社会科学》《财政研究》《税务研究》《武汉大学学报》《财经论丛》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荣获湖北经济学院先进班主任、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并获多项省级以上奖项,在税收学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中担任重要工作。
乔纳森·汉密尔顿(Jonathan Hamilton),经济学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经济学教授,湖北省“外专百人计划”专家,湖北经济学院特聘教授。1976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汉密尔顿教授在学术界身兼数职。他曾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经济系主任。他是美国南方经济协会的重要会员之一,曾任美国南方经济协会主席。他还是多家SSCI期刊的主编及顾问。汉密尔顿教授的著作颇丰,其研究关注公共经济学、博弈论、区位理论和空间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