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2026年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计划

发布者:财管学院发布时间:2025-07-10浏览次数:16

一、学校简介

湖北经济学院于20023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高校。学校学科专业体系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工学、文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协调发展,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法学、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发展与碳中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4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012年独立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二、学院简介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办有财政学、税收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五个本科专业,现有应用经济学学硕(财政学方向)、税务专硕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三个硕士点2017年,学院获批湖北省省级改革试点学院。2019年,财政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财政学教学团队获批湖北省省级高校教学团队。2020年,财政学课程获批国家级金课,税收学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财税系获批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3年,税法课程获批国家级金课。财政学学科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



三、师资力量

本学位点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能力强、治学态度严谨的师资队伍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80%以上具有实务工作经验,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2省人大和政府部门特聘专家4人。同时,外聘17名具有扎实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中高层领导干部作为行业导师,实质性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近5年,围绕公共财政、民生保障、养老服务以及健康与医疗保障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37项,发表学术论文126篇,出版学术著作27部,获副国级、省级领导批示以及人大、政府部门采纳的咨询报告多项。


四、科研平台

  • 湖北省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基地

2014年经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批准成立,主要研究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政府债务管理监督等理论与现实问题。

  • 湖北地方税收研究中心

2012年获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有税收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地方财产税制、地方税收征管制度3个研究所。

 中心参与承办“国家治理与地方税体系建设”研讨会

  • 湖北省教育经济研究所

20059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省级研究机构,集中研究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教育财政理论和现实问题,服务于湖北省公共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 湖北县域减贫与发展研究院

2016年由湖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与湖北经济学院共同成立的高端智库,主要开展减贫与发展方面的学术研究、实地调研和政策咨询。

  • 湖北经济学院营商环境研究中心

2020年经学校批准成立,以营商环境理论和实践为研究特色,致力于把中心建成湖北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库和高端智库、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术研究中心。

  • 湖北经济学院医疗保险改革协同创新中心等学科平台

2015年经学校批准成立,依托湖北经济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湖北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心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公共管理)等学科平台,致力于医疗保障的交叉学科研究。

 中心参与承办第九届中国医疗保险教育论坛

五、培养目标与方向

 面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过硬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能力,熟练运用管理、经济、政治等学科知识和数智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

  • 行政管理:城乡基层治理、社会组织管理、应急管理

 依托湖北教育经济研究所和湖北经济学院营商环境研究中心平台,研究城乡基层治理、社会组织管理、应急管理等前沿问题。

  • 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公共财政管理、社会保障政策

 依托湖北省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基地、湖北县域减贫与发展研究院等省级平台,研究财政和社保领域的公共管理问题。

  • 健康与养老服务:健康管理、养老服务、医疗保险

 依托湖北经济学院医疗保险改革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与湖北省医保局、泰康人寿等政企共同研究健康管理与人口老龄化问题。


六、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课

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社会研究方法、公共经济学、政治学

专业方向课

行政管理方向

城乡基层治理、社会组织管理、应急管理

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方向

社会保障学、财政预算、财政管理

健康与养老服务方向

健康经济学、健康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专题选修课

行政管理方向

公文写作政务大数据分析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公共伦理行政管理案例分析领导力与公共沟通

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方向

公文写作、政务大数据分析、财政学名著选读、财政制度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案例分析

健康与养老服务方向

公文写作、政务大数据分析、健康心理学、医疗保险制度专题、健康产业专题、健康与养老保障案例分析

专业实践课

公共管理类学术讲座、社会调查等研讨活动

注:具体课程设置以入学后发布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为准。


七、招生计划

2026年我校非全日制MPA面向全国招生,拟招生计划以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八、报名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九、报名程序

报名、网上确认等环节工作按教育部、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以及湖北经济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要求进行。


十、入学考试

 初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英语(二)(具体考试内容以教育部公布的大纲为准)。

复试:具体考核录取要求届时以学校研究生处(https://yjs.hbue.edu.cn/)或我院网站(https://cgxy.hbue.edu.cn/10958/list.htm)的相关通知为准。


十一、学制与学费

学制:我校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

非全日制收费标准:1.8万元/


十二、培养方式与学位授予

采取半脱产在职培养方式利用周末进行集中授课或现场教学。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及社会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撰写等规定培养环节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后,授予公共管理硕士学位,颁发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双证)。


十三、奖学金及住宿政策

研一新生学业奖学金按照“一志愿优先”的原则,根据新生入学当年初试与复试综合成绩排序,按从高到低顺序确定获奖等级;研二研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按上一学年学业成绩及综合表现评选,综合“学习成绩”“学术成果”和“实践活动”等考核项目加权确定获奖等级。

非全日制研究生可申请学校宿舍。


十四、招生咨询

联 系 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027-81973974

QQ287777376

网址:https://cgxy.hbue.edu.cn/10958/list.htm

微信公众号: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十五、其他问题说明

(一)考生报考时不确定导师,录取检查通过后确定导师。

(二)学校不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不与任何培训机构合作、不委托任何培训机构和个人开展考试辅导与培训,不提供历年试卷、不办理购书。

(三)其他招生政策以教育部相关文件、政策为准。若上级部门在招生年度出台新的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告,请考生关注“研招网”和学校研究生处网站相关信息,了解招生考试政策及注意事项,以免影响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