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湖北经济学院第二届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在明辨楼420会议室成功召开。分论坛由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魏涛教授主持,院领导班子成员、院学术委员会成员、系主任、青年教师代表以及四位来自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青年博士参加论坛。
魏涛院长对四位青年博士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科研工作和硕士点建设等角度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希望各位优秀青年学者汇聚财管学院,增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位青年博士就所研究的领域分别做了主旨演讲。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韩雨晴博士汇报了论文《“引导论”——要素流动中区域发展关系的新叙事》。她从要素聚集的原因和结果、户籍制度的性质和目的、要素聚集和合理人口流动规模、央地关系和区域平衡政策等四个方面对“禀赋论”与“引导论”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地,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她发现户籍(公共服务分担比例)与要素投入是一个“拉弗曲线”关系,随着要素流动障碍减少,中央与地方政府目标从一致走向分化,引致政策从集聚导向转为全国统一大市场下导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黄纪强博士以《税收激励、节能服务与企业低碳转型》为题,对企业如何借助政策和市场的力量协调“生产经营”和“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汇报。他以第三方节能服务行业的税收政策为例,探讨了专业化分工和合理的产业政策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节能服务税收激励显著提高了用能企业的能源效率,该政策显著降低了第三方节能服务公司的税收负担,缓解了融资约束并激励第三方节能服务公司增加研发投入。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李小红博士报告了论文《融资平台转型、融资成本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结构优化》。她详细介绍了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政策背景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退平台”的数量。进一步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退平台”政策对于城投债发行信用利差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退平台”清退了资质较差的市场参与主体,优化了存量融资平台的构成,使得存量融资平台的债券发行信用利差显著降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王彭浩博士报告了自己已发表的三篇论文成果。论文《Strategic interaction i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evidence from China》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地方政府的战略互动对于SO2的减排效应,研究发现SO2减排存在正空间相关性,本地执行严格环境规制有利于本地和相邻地区的SO2减排。论文《Can joint atmospher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olicy reduce the border sulfur dioxide pollution? Micro-level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ial enterprises》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的边界污染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能缓解由外部性、环境分权和官员晋升激励造成的边界污染,但不能根本解决由官员晋升激励造成的边界污染。论文《The effect of collateral-based monetary policy on green finance: Evidence from China》运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基于担保型货币政策对于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担保型货币政策促进了绿色金融发展,同时产生了溢出效应。
最后,学院老师与各位青年博士进行了交流探讨。与会老师分别就博士论文选题、主要研究方向、论文发表情况及课题参与经历等问题与四位青年博士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