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动态(第十二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2-31浏览次数:181

  一、2010年1月15日-17日,2009年中国税务学会年会及全国税收理论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学术研究委员、各地税务学会及有关院校、科研单位和新闻媒体的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一年一度的税收盛会。我院林颖副教授、龚振中博士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大会共有四项议题:第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肖捷对这次会议作出的重要批示,中国税务学会会长崔俊慧充分肯定了学会过去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对学会2010年工作与税收课题研究作出具体安排。第二,对未来的经济税收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陆百甫和中国税务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培勇分别作了“关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2010年财税政策走向” 的专题报告,为与会代表送上一份丰盛的理论“大餐”。第三,交流2009年学会课题研究成果。8篇优秀论文作者在研讨会上发言,分别围绕服务科学发展的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制度、税收征管改革及纳税服务等方面问题进行调研,观点鲜明,内容丰富,论述翔实,与现实工作结合紧密,对指导工作和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第四,安排部署2010年税收理论调研任务。作为群众性税收调研单位,我院承担了第一课题组“宏观经济与税收政策研究 ”研究任务,林颖老师与课题组其他单位成员商讨安排了2010年课题调研和写作工作。

  二、2010年3月8日,从科研处获悉,我校获准教育厅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7项,其中我院刘卫老师有一项课题获得立项,课题名称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研究。

  三、为在学院进一步培育学术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院推出了学术沙龙计划,每周四由2位教师结合个人学术研究和学习体会向全院教师做主题发言。3月18日下午,我院蔡红英教授和方正松教授领衔启动了以学习“两会精神”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全院教师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活动由院长李大明教授主持。

  会上,蔡红英教授引用了大量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公开发布的数据,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国GDP总量、人均国民收入、收入法下GDP构成及支出法下GDP构成、中央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及中央财政支出结构等指标,对当前中国财政经济状况作了详细的剖析。并对两会中“预算编制的公开化、透明化、法制化、科学化”等热点问题,从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及预算编制所需的科技手段两个视角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她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解决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中所面临问题的良方。

  方正松教授重点谈到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策走向。他说,两会精神涉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面与往年相比呈如下特点:一是强调公共产品的质和量。二是强调改善民生的公共产品的投入。三是大力发展环保公共产品生产,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四是强化“甲H1N1”等疾病的预防。五是强化法制,将加快制定航空法、饮用水安全法等。六、增加境外公共产品,大力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境外天燃气等准公共产品的进口。

  同时,方正松教授提出,我国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发展中存的诸多问题,如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给生态带来较多影响;公共产品与服务在城市与农村的不均衡发展问题依旧;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发展中如何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参与国际公共治理中,如何有效维护本国利益,并承担合理的责任,等等。这些问题作为教师须认真梳理,进一步探索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李大明院长总结,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覆盖财政学和公共管理学两大学科,具有研究政府领域特色,全国“两会”精神和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范围非常广泛,需要我院教师积极关注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将会议精神渗透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结合工作认真思考。

  这次学术沙龙活动为两个学科发展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将对我院学术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3月31日,财政部税政司司长史耀斌、湖北省地税局局长许建国、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程用文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我院副院长蔡红英、邓毅以及财税系主任张青陪同参观考察了学校钱币陈列馆和计算工具陈列馆。

  五、4月1日下午,我院第二期“学术沙龙活动”在院会议室成功举办。阮家福博士和熊鹰讲师分别就“个人所得税改革趋势”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两个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活动由院长李大明教授主持。全院教师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阮家福博士从申报制度、模式选择、征收方法以及起征点四个角度对当前个人所得税改革作了全面分析。他比较了个人申报制和家庭申报制的优缺点,认为家庭申报制更有利于税制公平;在税制模式设计上,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相比分类所得税制和综合所得税制更符合我国国情和现实征管能力;在征收方法上,应综合运用申报法、课源法和测定法;为了有效发挥个人所得税在促进公平、改善民生、拉动内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应灵活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将调整行为制度化。阮博士预测,个人所得税将从个人制+分类制+代扣制逐步发展为家庭制+分类综合制+申报制。

  熊鹰讲师首先阐述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地位,接着他围绕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怎样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三个问题展开,提出了促进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三条建议:一是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补偿公立医院损失的药品收入。二是通过加强管理等手段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和性能。三是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公众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

  活动中,大家围绕上述两个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讨论,教师们分别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自己观点,学术沙龙活动氛围浓郁热烈。

  六、近日,从教务处获悉,经学校推荐、省级专家网上评审,省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批准,我院杨晓天、陈戈寒、余军华、方正松、林颖、余萍教师指导的6篇学士学位论文获省级优秀奖。

  我院一直重视学士学位论文工作,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七、4月8日下午,我院第三期“学术沙龙活动”在院会议室成功举办。张青博士和刘晓凤教师分别就“选题及其研究方法”和“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研究——三个误区及经验证据”两个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活动由院长李大明教授主持。全院教师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围绕主题,张青博士结合自己的文章从选题和研究方法上与大家进行了交流。首先,他结合当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财政预算改革及土地财政等问题,介绍了其《公共资产效率配置的机制设计》及《中国土地财政的起因与改革》论文的选题背景;其次,张青博士认为研究方法应该符合主流。他以《公共资产效率配置的机制设计》为例,介绍了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的差别,并认为在公共政策研究上后者具有特殊优势。在《中国土地财政的起因与改革》一文中,他使用地方政府财政利益极大化和官员利益极大化假设,采用最优化模型解释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青睐动机及其社会成本,并运用计量工具部分地验证了该理论假说,论文是对新观点进行形式化处理的大胆尝试;最后,张青博士以《中国房地产税制现代化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和《房地产税(物业税)改革路径研究》两篇论文为例,指出中青年经济学者研究要注重文献积累,在研究范式上应该向国外杰出经济学家学习,但研究的问题却是中国的现实问题。

  刘晓凤教师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对“中国财政教育支出”进行了实证研究,给全体老师介绍了她所得出的结论及政策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看,中国财政教育支出已初具规模,且保有一定的增长趋势;二是教育经费投入体系的完善,已无法经由简单提高财政投入来解决,需将政策的重点转至管理的有效与投入的公平方面;三是中国财政教育支出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政策目标需因地制宜,需制定与部署合理的财政教育支出管理政策;四是需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整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分配。

  八、中国财政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18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于4月10-13日在北京京丰宾馆召开。大会选举产生由287名理事组成的中国财政学会第八届理事会,选举谢旭人为中国财政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王保安、王力、卢中原、李扬、邓力平、贾康、刘伟、郭庆旺等8位同志为副会长,贾康兼任秘书长。我院副院长蔡红英教授当选为理事。

  财政部部长、中国财政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谢旭人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国财政学会过去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指明了今后一段时期财政工作与财政改革的重点,对当前和今后中国财政学会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

  会议还就当前宏观调控及完善财税体制机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讨,多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发言,并进行了分组讨论。

  我院教师蔡红英、邓毅、胡凯、魏涛、林晶等向大会提交了论文。

  中央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地方财政厅局和研究机构、高等财经院校等个理事单位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九、2010年4月16日,从学校科研处获悉,根据湖北省教育厅鄂教科【2010】4号文件精神,我校16项课题获得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其中,我院余军华博士申报的“武汉城市圈区域治理模式和机制研究”(Q20102203)课题获得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立项。十、应上海金融学院校长储敏伟教授的邀请,我院副院长蔡红英教授出席了4月24日在上海金融学院举办的《中国城市财政发展报告2009/2010——促进‘两个中心’建设的上海城市财政》首发式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的财税政策论坛”。

  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书记、副所长高培勇教授等嘉宾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来自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政大学等知名高校的财政学科带头人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财税政策的“趋势和目标”、“机遇与挑战”、“实施方略”、“地方实践”等展开了讨论,蔡红英教授在大会上对专家发言作了精彩点评。

  十一、5月6日下午,我院第四期“学术沙龙活动”在院会议室成功举办。胡凯博士和谭宁讲师分别就《当前湖北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措施》和《重建城镇女性就业的社会支持体系—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研究》两个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活动由院长李大明教授主持。全院教师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胡凯博士介绍,《当前湖北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措施》是一份政策研究报告,近年来湖北省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湖北省扩大消费支出的瓶颈。文章从城镇居民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产业结构偏重工业化、所有制结构偏国有制和城镇化水平不高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城乡居民收入的原因,提出了在制度建设和结构改革方面的新途径: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高经营性收入比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非重工业部门的就业总量;调整所有制结构,提高非国有部门的工资水平;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消除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提高城镇化水平。在剖析我国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的体制基础上,胡凯博士就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几个有待进一步证明的命题。

  谭宁讲师结合研究的文章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背景和思路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她认为,妇女是劳动力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中的性别不平等又是目前劳动就业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促进妇女就业应该作为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幼儿教育、金融、税收等相关领域政策的基本目标和重要内容。文章以社会性别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以及“间断-均衡理论”作为分析框架,采用选择质化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定量方法,强调我国应将性别视角纳入政策制定、执行、评价的全过程,强化相关政策的关联与协同性,重建并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社会支持体系。

  活动中,大家围绕上述两个主题进行了交流,大家认为我院学术沙龙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对研究方法有促进作用,是一个很好的相互学习过程。十二、5月17日,应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邀请,日本环境经济学家、环境经济学会会长、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京都大学教授植田和弘来我校作了关于“环境财政问题研究”的学术报告,日本岛根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张忠任担任全程翻译。

  植田和弘教授从“环境问题的起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构想”等3个方面阐释了环境财政问题,提出了“没有受害者就没有资源问题,应将未来的孩子、地球上的生物等都纳入环境问题研究的视野,应建立一个世界政府和地球环境议会”等新观点,同时他还认为财政政策及税制改革是改善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植田和弘教授的演讲激发了同学们参与讨论的热情。演讲结束后,多名同学积极踊跃发言、提问,和弘教授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并对大家的提问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报告会结束后,和弘教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我们的校园和图书馆,认真浏览了我校相关财政学科的外文及中文藏书,并建议我们多收藏外文财政资料,加强对公共政策和公共经济的研究。

  著名环境法法学专家、校长吕忠梅教授在报告会开始前会见了植田和弘教授和张忠任教授,并就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十三、5月21日下午2:30,应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邀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宋亚平教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四号报告厅作了关于“解决三农问题:政府面临的任务”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蔡红英教授主持,全院师生一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宋亚平院长以“三农”问题的历史演变为脉络,依托大量农村实地调查材料,从“农村改革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局、当前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举措与成效、两个转变与三项基础工程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框架体系,提出了“提升农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力量、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针对性的新举措。

  宋亚平院长丰富的人生阅历、新颖独到的观点阐述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激发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提问,表达大学生们对农村现状的关心和报效祖国的赤子之情。宋院长寄语大家:“利用现在宝贵的时间,学好专业知识,加强自身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好好准备,应对挑战”。

  报告结束后,校党委副书记廖长林和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蔡红英教授陪同宋院长参观考察了学校文化长廊和校园风光。

  十四、5月25日,在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第四届三次全会上举行了首届湖北发展研究奖的颁奖仪式。我校承担的湖北省委省政府重大项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项目(完成人:许建国、蔡红英、李祥云、崔晓如)获得三等奖。

  据悉,湖北发展研究奖是湖北省政府为了促进决策咨询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提高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而首次设立的。本届成果奖(2006-2007年)共评选出41项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1项,来自全省30多个机构榜上有名。

  十五、2010年5月27日下午,应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晓林教授来我院交流学科建设经验,院长李大明、分党委书记朱磊、副院长邓毅及公共管理系部分老师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徐晓林教授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内涵、国外发展概况谈起,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科建设的成就及思路,特别强调了该院实验室“电子决策剧场”建设的先进经验,并对我院以财政学科为支撑、结合公共管理学科共同申请MPA专业硕士点建设的思路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徐教授说,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愿与我院加强两院互访,相互借鉴和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并诚挚邀请我院教师到该院进行学术交流。

  院长李大明表示,感谢徐院长的宝贵意见,希望公共管理系教师加强科学研究,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争取公共管理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六、近日从科研处获悉,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在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公室网站公布,我院余军华博士主持的“公共治理视阈下的城市圈区域合作研究”(青年项目)获得立项。该课题以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治理经验,来解决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和行政一体化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该课题也是我校合并以来政治学学科的首项立项课题。

  十七、由科研处获悉,经专家评审,并报武汉市社科工作领导小组同意,2010年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公布,我校获得4个一般项目资助。其中我院杨晓天博士的“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及创业环境问题研究”获得资助。

  十八、2010年7月15日至8月13日,我院魏涛老师参加了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现代经济学”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暑期师资课程进修班的学习。“现代经济学”全国高校教师暑期师资课程进修班作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重点支持项目,2007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该课程进修班采用北美的课程体系,配备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I、II,高级宏观经济学I、II,高级计量经济学I、II和经济数学七门课程,通过课程进修,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接受了系统和正规的现代经济学教育。

  十九、2010年7月31日至8月5日,“全国第四届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方法”研讨班在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来自国内高等学校从事公共管理领域的教学科研的70多位教师接受了培训,我院万晓颖老师参加了学习。

  会上,万晓颖老师与参会教师们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讨论。本次研讨旨在为国内中青年学者提供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及工具应用方面的培训,课程设置注重公共管理研究命题、研究设计、研究文献阅读、研究资料收集、定量分析方法等相关知识,涉及面板分析(Panel Analysis)、结构方程分析(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事件历史分析(Event History Analysis)、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博弈论(Game Theory)、仿真模拟(Computer Simulation)等。

  二十、中国税务学会“宏观经济与税收政策研究”课题组研讨会于2010年8月16-18日在青海西宁召开。中国税务学会会长崔俊慧和副会长张英惠莅临大会,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税务研究杂志社等领导到会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市国税局、深圳市税务学会等共23个科研院校和税收实际部门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上,崔俊慧会长首先围绕税收与经济和我国现行的宏观税负问题发表重要讲话;然后,与会代表依据“宏观经济与税收政策研究”这一核心主题,围绕宏观经济、区域经济、民生改善、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税收问题展开研讨,并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作为课题参加单位,我院张青、林颖老师向大会提交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基于区域税负差异视角”研究论文,并作主题发言。最后,课题组采用自由发言、即兴演讲方式,对“税收能否调控房价”,“我国现行宏观税负是否过重”,“新疆资源税试点改革”等当前的税收热点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我院张青、林颖老师踊跃发言,诸多观点得到与会学者的认同,充分展示了我院教师的学术水平。

  二十一、我院以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张青教授为课题负责人,魏涛、胡凯博士为成员的中方研究团队,与以法国巴黎第一大学BOUVIER Michel教授为法方课题负责人,巴黎第一大学ESCLASSAN Marie-Christine教授、里昂第三大学ALBERT Jean-Luc教授为成员的法方研究团队,共同获得中国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法国教育部、法国外交部共同实施的中法“蔡元培”项目立项资助。项目课题为“Local tax reform: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France and other EU countries”。中方团队依托湖北数据与分析中心为实验室,法方则以欧洲公共财政研究所为基地实施研究工作。整个研究项目持续时间为两年。在研究期间,中法双方研究团队将就确定的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合作研究和互访,并向两国的政府部门提交系列研究报告。“蔡元培”项目是中法两国政府共同资助的政府间科研合作项目,该项目以中、法合作科研课题为基础,资助有合作基础的中、法科研团队参与同一合作项目的研究工作。该项目优先支持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信息等关键领域和生命、空间、海洋、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以及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方面的高层次研究。今年共有22个科研团队获得立项资助,人文社科领域仅复旦大学和我校入选。这是自今年6月我校召开第一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会议以来,在科研国际合作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二十二、2010年9月17日-18日,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第21次财政学教学理论与学术研讨会在西安财经学院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部财科所、湖北经济学院等6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120多名财政学专家学者。我院蔡红英教授应邀出席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安体富教授、上海财经大学蒋洪教授、财政部财政所杨照南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蒋经法教授、山西财税专科学校校长申长平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寇铁军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王国清教授等做了大会发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分三组以财政学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为主线,对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理论与方法、全国高校财政理论、全国高校财政学学科与专业建设等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研讨会主题明确,研讨热烈,取得了丰硕成果。蔡红英教授在财政理论研讨分会场做了简短而富有特色的发言,引起学界专家共鸣。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会还举行了换届选举大会,选举出第五届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蔡红英教授当选为理事。

  二十三、2010年9月26日上午,湖北省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召开成立大会。湖北省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由武汉大学税法研究中心发起,联合湖北地区高等院校、财税部门、司法机关,以及税务服务机构、企业共同成立,是省法学会下属的专业研究会。

  研究会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财税法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提升湖北省财税法学研究水平,提升湖北省财税法学研究在全国的影响力。

  会上,经过研究会会员代表投票选举,选举产生了会长、副会长等,我院林颖老师当选为研究会常务理事,李新老师当选为理事。 9月26日下午,研究会举行首届学术年会。学者们围绕财税法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效地实现了信息沟通与交流。

  二十四、由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主办、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和数量经济研究院承办的“ 2010 年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年会”,15日-17日在华侨大学举行。本次年会云集了450余名国内外数量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教授,法兰克福威德瑞那大学经济学教授ChristianDreger,日本经济学会会长大住圭介(Keisuke Ohsumi)教授,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李拉亚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做大会主题学术报告。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经济研究所所长管中闵研究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乌家培教授也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收到论文380余篇,入选论文200余篇。我院张青、魏涛和胡凯老师提交的四篇论文入选。魏涛老师参加了会议大会和分组讨论并报告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十五、日前,教育部公示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我校5项课题获准立项。其中我院林颖老师的“基于均衡发展的中国区域间税负差异比较研究”获准规划基金项目立项,为我校唯一一项规划基金项目立项。

  二十六、2010年10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会研究会主办,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承办和北京市华税律师事务所协办的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财税法学术研讨会在古都西安隆重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共有150余人,其中中国大陆代表130余人,台湾地区代表12人。本届年会结合当前社会政治、经济与法律的发展状况,以“经济发展、社会公平与财税法治”为主题,围绕着“国民收入分配改革与财税法制建设”、“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对两岸财税法的影响”和“深化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调整”三个中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讨。

  我院李新、林颖老师以《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调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为题向大会提交了论文,并由李新老师在“深化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调整”分组讨论中报告了研究成果,深受与会专家好评。

  二十七、10月21日下午,我院第五期“学术沙龙活动”在院会议室成功举办。杨晓天博士就《失地农民就业:政府制度困境的理论解析》进行了主题发言。活动由副院长蔡红英教授主持,全院教师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杨晓天首先回顾了政府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从七、八十年代“谁征地,谁吸劳”阶段、九十年代市场化阶段—征地企业通过资金转移委托乡镇企业吸劳到目前通过提高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水平促就业阶段。杨晓天博士认为,政府现有的制度安排是失效的,表现在失地农民大多不愿参加培训、失地农民上访增多。之所以如此,在于现在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在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的,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积极作用的发挥是无条件的,其暗含假定是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实际上,劳动力市场存在“职位配给制”的特点。随着劳动力市场约束的加剧,高人力资本会对低人力资本产生“竞争性替代”,这种替代不再是价格效应,而是一种职位替代,被替代的低人力资本在一定范围内贬值为零。失地农民属于人力资本量最低的人群。在人力资本创造性替代作用下,他们被挤出劳动力市场。因此,单纯通过培训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无益于失地农民就业。

  杨晓天博士认为,要想通过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劳动技能促进就业,必须缓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约束。可行的政策建议包括大力开拓适合农民就业的特定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失地农民实行保护性的就业政策;进行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大力扶持失地农民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主题发言后,大家反响强烈,积极参与讨论,从主题内容、统计数据、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将学术活动不断推向高潮。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为教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和共同发展平台。

  二十八、2010年10月23日至24日,由山东大学、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山东省国家税务局主办,逢甲大学和厦门大学共同主办的“2010海峡两岸租税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财政部科研所、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及海峡两岸24所高等院校以及《财政研究》、《财贸经济》、《改革》杂志社的70多位财税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此届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全社会关心关注的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公共政策问题,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协调的税收政策、中国的税收负担与税式支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与税收政策、财税政策与公共品供给、税收征管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等专题提交了论文。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70篇,其中58篇刊印并作会议演讲。

  论坛由知名学者、专家主题学术报告和9个专题分场讨论两部分组成。我院林颖老师应邀参加本次会议,作了题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制改革研究“专题发言。并按大会安排就台湾逢甲大学教授黄定远、 谢耀智两位教授的“台湾经济转型与涉外税收:从台湾综合所得税关于大陆地区来源所得的税法与实务谈起”论文作了精彩点评。

  二十九、2010年10月28日下午2:00,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财政系主任林其昂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之探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蔡红英教授主持,共有二百余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林其昂教授通过引用大量文献,指出经济不平等及环境恶化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财富与所得的不平等是经济不平等的主要表现,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相当严重。而市场和政府同时失灵则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谈到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职责时,林其昂教授重点介绍了非主流经济学派中奥地利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及继凯恩斯学派等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林其昂教授认为,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有所作为,并应采取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协作的发展模式。

  演讲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和采访,学术气氛热烈。林其昂教授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并对大家的提问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他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与大家进行合作与交流。

  林其昂教授还在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蔡红英教授、财税系系主任林颖副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美丽的校园。

  三十、2010年10月30日,“财政管理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江西饭店隆重举行。

  我国财政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家邓子基、陈共、吴俊培、王朝才、杨灿明、马海涛、储敏伟、钟晓敏及江西省财政厅副厅长毛祖逊、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廖进球教授、校长王乔教授出席大会,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塞尔维亚等8个国家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厦门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45所院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12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我院李大明、蔡红英教授应邀出席会议。

  上海金融学院院长储敏伟教授、财政部科学研所副所长王朝才教授分别主持了上午主题报告,美国克莱姆森大学Smith教授、日本国立大学水田健辅教授、厦门大学资深教授邓子基、上海财经大学蒋洪教授、武汉大学吴俊培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杨灿明教授分别做了精彩发言,浙江财经学院副校长钟晓敏、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会长马海涛教授作了精彩点评。

  下午论坛演讲由四个模块组成。李大明、蔡红英教授分别出席了税收管理体制创新、调整收入分配的财税体制创新专题,并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及国内财政形势发表了精彩演讲。

  三十一、11月11日下午,我院第六期“学术沙龙活动”在院会议室成功举办。财政系主任林颖副教授就《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基于 区域税负差异视角》进行了主题发言。活动由副院长蔡红英教授主持,全院教师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林颖老师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对我国近15年来的地区税负差异和经济差异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我国地区税负差异出现有违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逆向调节的研究结论。然后从税制设计层面对造成这一税收分配格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借助面板数据模型设计人均gdp、宏观税负、边际宏观税负、资金资本、人力资本等5大变量,实证分析了现行的区域税负分配格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后,从构建均衡税负差异的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制设计主张。

  林颖老师的主题发言引起教师们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围绕主题内容、统计数据、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院长李大明教授认为,仅仅从小口径的税收负担指标来测算地区宏观税负,恐怕无法反映地区税负差异的真实情况,建议进一步完善税负计量指标;副院长蔡红英教授首先对本文在计量研究方法上的尝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实证分析方法的准确选用、经济假设的建立等给予了一系列建议;此外,张青教授、魏涛博士则进一步对模型的理论假设、计量指标的选择提出了富有借鉴意义的建议。整个学术活动在浓厚、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三十二、2010年11月12日-13日,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党委书记朱磊、副院长蔡红英教授带领学院10余位教师前往湖北省咸宁市财政局调研地方财政体制改革、部门预算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

  座谈会在咸宁市财政局七楼会议室举行,财政局副局长鲁恩旺、预算科科长毛湘宁、科员周频、任启胜等同志以及我院正在咸宁市财政局预算科挂职锻炼的林晶老师参与了座谈。

  会上,鲁恩旺副局长代表咸宁财政局对我院教师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咸宁市财政局的基本情况。朱磊书记代表我院向咸宁市财政局接受我院林晶博士挂职锻炼和配合调研表示衷心感谢,并邀请咸宁市财政局领导有空到我院指导工作,希望今后能够加强咸宁市财政局和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之间的交流合作。随后,毛科长介绍了咸宁市财政收支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咸宁市区两级财政体制改革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和详细方案。周频同志介绍了咸宁市部门预算改革的情况,蔡红英教授、张青教授、林颖教授、龚振中博士和魏涛博士分别就财政体制改革和部门预算等有关问题与咸宁市财政局的领导和同志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此次调研,我院教师了解到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和部门预算改革的最新进展;与实际部门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我院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也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有利于大力推进教学建设,促进我院教学和科研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三十三、 2010年11月20至21日,由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处主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郑州举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满仓,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敬琏,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长海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长巫和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李小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郭爱民主持,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长海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李小建先后致辞。

  本届年会主题为“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吴敬琏教授在开幕式上为本届年会做了主旨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盛洪,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李晓西等学者分别就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做了主题报告。

  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会议主办方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区设置了70多个讨论会场,于20日下午及21日上午分3个分会场进行。会议期间,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沈坤荣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在闭幕式上,康奈尔大学经济学与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洪永淼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韦森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平新乔教授分别以“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为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法律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薛兆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黄益平教授做了精彩点评。

  中国经济学年会是中国经济学界最高水准的学术盛会,从200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本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共收到投稿论文1000多篇,年会秘书处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经济学院、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的33名经济学教授对年会投稿文章进行了集中评审,经过三轮匿名评审,最终有439篇学术论文入围,其中380篇在年会上进行宣读交流。我院魏涛老师向年会提交的论文“行业税差、土地财政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入选。魏涛老师参加了会议大会和“公共经济学”分会场的全部讨论,并在会上宣读了其论文。

  三十四、11月19日下午,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邓力平教授应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在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五号报告厅为200余位师生作了题为“关于新时期我国财政税收看法”的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会由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大明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邓力平教授围绕“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介绍了当今财税发展的背景,指出开展财政学科研、教学活动应该紧密围绕“十二五”这条主线。邓力平教授提出了“科学发展是主题,加快改变是主线”的口号,他强调,我国在发展科学的同时,也需要突出创新和消费的作用,消费、投资、出口应相互协调,力争从“中国制造”调整到“中国创造”。

  最后,邓力平教授寄语我校学子:学习财税需要“三个结合”,即国际趋势国际惯例和中国情景结合,特定财税知识和宏观背景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结合。

  校长吕忠梅教授在报告会前会见了邓力平教授,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三十五、11月25日下午,我院第七期“学术沙龙活动”在院会议室成功举办。公共管理系袁文艺副教授就《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进行了主题发言。活动由副院长蔡红英教授主持,全院教师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袁文艺老师从制度需求、制度供给、制度障碍、制度选择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制度需求方面,反腐败与收入差距是内部动力,该制度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体现和国际惯例形成了外部推力。制度供给方面,袁文艺老师梳理了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推进历程,剖析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和江西黎川县的实践,得出结论:中央政府供给了一定的非正式制度,地方政府做了有益、有限的尝试。制度障碍方面,袁文艺老师认为我国官员财产申报的难点在于官员利益集团的抵触,高层对社会稳定的隐忧,以及相关配套机制不健全。制度选择方面,袁文艺老师提出中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的理性选择是渐进性制度变迁:原则是制度收益﹥制度成本;思路是增量改革;策略是地方试点——全面推广,中央垂范——强力推动。

  的合法性和公平性提出了质疑。整个学术活动在浓厚、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三十六、2010年12月9日-10日,中国税收改革与管理创新暨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第4次会议在广州番禺召开。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长郝昭成及全国各高校110多名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税收教育"及" 税收改革与管理创新"议题进行了研讨,并进行了第二届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换届选举。我院蔡红英、林颖两位老师分别就"税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及"税务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别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并当选为第二届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理事。

  的合法性和公平性提出了质疑。整个学术活动在浓厚、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三十六、2010年12月9日-10日,中国税收改革与管理创新暨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第4次会议在广州番禺召开。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长郝昭成及全国各高校110多名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税收教育"及" 税收改革与管理创新"议题进行了研讨,并进行了第二届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换届选举。我院蔡红英、林颖两位老师分别就"税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及"税务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别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并当选为第二届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理事。

  袁文艺老师的主题发言引起教师们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围绕主题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蔡红英教授认为,官员的概念要进一步厘定,应该包括哪些级别或关键岗位的官员,如是否包括国有企业及高校等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邓毅教授提出,应该更深入地考察国外的相关制度,思考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为什么在国外容易推行,而在国内困难重重。陈戈寒老师对增量改革的合法性和公平性提出了质疑。整个学术活动在浓厚、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三十六、2010年12月9日-10日,中国税收改革与管理创新暨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第4次会议在广州番禺召开。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长郝昭成及全国各高校110多名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税收教育"及" 税收改革与管理创新"议题进行了研讨,并进行了第二届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换届选举。我院蔡红英、林颖两位老师分别就"税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及"税务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别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并当选为第二届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理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